2018年1月23日,大公坊韩国创客供应链工作站启动仪式在深圳大公坊创客基地圆满举行,代表中国创客供应链走向国际,进入快车道。大公坊韩国
大公坊立足深圳产业,整合300多家不同硬件供应链节点企业,从调研策划,工业设计,软硬件研发、样品制作、模具制作、小批量试产、大批量生产到品牌渠道,投融资服务全方面覆盖,发挥完整产业优势,积极服务全球创客,是供应链模式众创空间开拓者。
韩国经济日报报道:深圳--世界第一创业生态链
大公坊成立于2013,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模式服务maker的开放技术孵化机构,为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地的创客团队孵化了陪护机器人,智能电子手铐、口袋投影仪、智能鱼缸、折叠电动车等众多新硬件类创客项目,成为国际化、专业性新硬件创客加速器的典范。经过4年的快速发展,大公坊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创客供应链生态圈, 与三星,小米生态链、富士康,中兴,LG,日本先锋电子等国际知名企业及韩国韩科院、韩国CCEI(创新经济中心)、BIG、Trouble Maker,腾讯空间等国际众创空间及创新机构都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Smart pillow是最近入孵大公坊的韩国项目,创始人Key Jeong带领的国际团队在韩国CCEI及国际硬件孵化器HAX进行了第一阶段孵化,目前项目完成了前期设计及样机制作,对于后期深度设计及制造供应链,营销供应链,他希望借助大公坊完整供应链体系和专业创客供应链执行团队实现项目最终产业化、市场化。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创孵是创新创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帮助创客完成项目孵化的最佳方式。大公坊作为供应链模式创新载体始作者,以“共享空间,共享创新设计,共享供应链”为依托,解决了硬件maker研发及供应链匹配痛点。这也是为什么微软孵化器,腾讯空间,Trouble maker,CCEI,BIG等国内外众创空间及孵化器选择与大公坊深度合作联合孵化的原因。
2017年10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供应链具有创新、协同、共赢、开放、绿色等特征,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有利于加速产业融合、深化社会分工、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推进供应链全球布局,加强与伙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我国企业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地,打造全球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经过4年的积累,大公坊已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且将继续以创客供应链为依拖,打造服务全球maker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孵化加速器,很多合作伙伴把iMakerbase与Y-Combinator、Rocket space等技术创新孵化器进行比较,虽然三者都很重视项目的创新性,但是各自之间具有很大差异性,iMakerbase立足全球硬件之都深圳,在项目孵化的高效性和成活性方面要强于二者,当然,作为全球技术孵化器的后起者,在项目资源及国际化思想上还有很多优化和改进之处。
大公坊韩国 CEO Yong-June Kim金榮準表示,大公坊在韩国maker圈具有极高知名度,是中国新硬件孵化器的代表,中韩在硬件孵化方面具有强列互补性,大公坊韩国的成立,让韩国创客与深圳产业链更加紧密互动,推动中韩创新协同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韩国经济频道报道大公坊创业生态
韩国科技媒体platum 报道大公坊
韩国门户网站对大公坊的报道
“大公坊韩国工作站只是我们“一带一路”国际创客供应链走出去的第一站,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尝试,带动更多的中国中小创新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建设,为创新创业打开一扇国际化大门,提升大公坊国际化“双创”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让更多国外创客了解、接触、利用深圳的供应链优势,帮助他们快速实现创新创业。 ”丁春发最后总结道。
一步一个脚印,既要走得更远,更要走得更稳。
未来,大公坊将继续深耕创客供应链产业,搭建国际创客供应链平台,服务全球创客。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深圳“创客之都”的建设,添砖加瓦!